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卷上载“当明经络”、“须识扶阳”、“住世之法”、“大病宜灸”以及“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等,后附窦氏灸法五十条;卷中载伤寒等证治法共六十九条;卷下载“阴茎出脓”等证治法五十三条,后列“周身各穴”,包括巨阙至风府二十六穴。书末附“神方”一卷,为金液丹等九十四方,另附金线重楼治证、风气灵膏、汗斑神效方等。
《扁鹊心书》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成书后曾刊行,但原刊本大都散佚,少有流传。至清代胡念庵(古月老人)得到此书,为其参论百余条,胡氏去世后,其子与当时的医学名家王琦一起将《扁鹊心书》刊行于世。现存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清刻本(1765)青莲书屋藏板、清光绪
七年辛巳(1881)上海王氏刻本、清刻本上洋江左书林藏板、清刻本浙江衢州三余堂藏板、民国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民国戊辰刻本上海千顷堂藏板等版本,还被收入《医林指月》和《中西医学劝读十二种》等丛书中。窦氏认为“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主张大病须灸至数百壮,用穴于关元、中脘等外,特推重食窦穴,称为“命关”(其位置“对中脘、两乳三角取之”,即以乳头为标志,前下方平中脘,后方成三角处定为“命关”穴),以治各种“脾病”。全书以倡用灸法和丹药治病“以扶阳气”为其特色。其中杂有评论金元医家语,作为宋人的著作本不应有这些内容,胡氏参注中已有评析。王氏后记中特指出:“窦材生于宋之中叶,而书中有河间、丹溪遗讹后世之语;又钟乳粉方……制法见时珍《本草纲目》,何缘举元明人之书而及之?其为后人增益无疑,兼知是编非窦氏原本矣。”......
《扁鹊心书》最新章节:书疮与?余曰∶人心各异,所见不同,于是书而非之,或涂抹之,如吾子所言固有矣。然岂无重之珍之,更欲重刊之,如古月老人父子者乎!昔华佗能剖割积聚,湔洗肠胃,其方书焚毁不传,后人以为恨,然使其书尚存,恐谓其诞妄不经者必多,孰敢有信而用者。今窦氏之书宁独异于华氏之书耶?余幸其得存于今也。亟重刊之,化一帙为千百帙,冀其长留天地间,而不至澌灭无传。后人得之,或有信而用者,此之起死扶衰,通闭解结,而反之于平。则是书实博施济众之良书,其为有功于苍赤岂少哉!彼执偏滞之见,平居则啧有烦言,于扶阳之理,肆为排击;临险证则袖手徨,莫之能救。其学之优劣可一览而知,其言之是非,曾何足为重轻乎!二月二十六日壬寅琢崖又书.....本页提供扁鹊心书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