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早在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因体例未定而未能成书。元朝末年,丞相脱脱主张分别撰修宋、辽、金三史,各自独立,这一意见得到元顺帝的同意,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三月开局,三史同时修撰。经过二年半时间,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十月,《宋史》匆匆成书。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宋史》修撰者匆匆急就,在史料的裁剪、史实的考订、文字的修饰、全书体例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如一人两传,无传而说有传,一事数见,有目无文,纪与传,传与传,表与传,传文与传论之间互相抵牾等,这使它在二十五史中有繁芜杂乱之称。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
。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
《宋史》最新章节:期在枭获元恶。如已破其巢穴,虽未得乞弟,亦听班师。"军中皆呼万岁,曰:"天子居九重,明见万里外。"乃以众还。自纳溪之役,师行凡四十日。筑乐共城、江门砦、梅岭席帽溪堡,西达淯井,东道纳溪,皆控制要害。捷书闻,赦梓州路,以归来州地赐罗氏鬼主。乞弟既失土,穷甚,往来诸蛮间,无所依。帝犹欲招来之,命知泸州王光祖开谕,许以自新。会其死,于是罗始党、斗然、斗更等诸酋请依十九姓团结,新收生界八姓、两江夷族请依七姓团结,皆为义军。从之。自是泸夷震慑,不复为边患。沙取禄路死,子鳖弊承袭。政和五年,晏州夷卜漏叛,砦将高公老遁,招讨使赵遹讨平之,授鳖弊西南夷界都大巡检。事见《赵遹传》。.....本页提供宋史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