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杜道坚亦称:“《文子》归本《老子》之言,历陈天人之道,时变之宜,萃万古为一编,诚经世之枢要也。”《正统道藏》所收注本有:唐默希子《通玄真经注》十二卷,宋朱弁《通玄真经注》七卷(缺《自然》《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五篇),元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十二卷,其自注云:《文子》十二篇,凡一百八十八章,道坚随义析之,增八十一章,章别其旨,题曰《缵义》,以便观览云......
《通玄真经-文子》最新章节:所为也,道之所施也。天地之所覆载,日月之所照明,一陰一一陽一之所煦,雨露之所润,道德之所扶,皆词一
和也。是故能戴大圆者履大方,镜大清者视大明,立太平者处大堂,能游于冥冥者,与日月同光,无形而生于有形,是故真人托期于灵台,而归居于物之初,视于冥冥,听于无声,冥冥之中独有晓焉,寂寞之中独有照焉。其用之乃不用,不用而后能用之也,其知之乃不知,不知而后能知之也。道者,物之所道也,德者,生之所扶也,仁者,积恩之证也,义者,比于心而合于众适者也。道灭而德兴,中世守德而不怀,下世绳绳唯恐失仁。故君子非义无以活,失义则失其所以活,小人非利无以活,失利则失其所以活,故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祸福异矣。.....本页提供通玄真经-文子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