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剑侠传》也是我最推崇的一部武侠。它有五百多万字,但远没有写完。给还珠楼主五十年,他就能写五十年,给他五百年,他就能写上五百年。故而《蜀山》的结构体系堪称空前绝后。在烽火硝烟的抗战时期,中国竟传奇般地诞生了一部玄想超妙,光怪陆离的《蜀山》。这部中国神话巨著,“开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直接影响了后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侠小说的光大发展。一代神魔武侠小说大宗师还珠楼主李善基胸罗万象,笔挟千钧,在《蜀山》中创造了异想天开的仙道世界。还珠楼主的才华,集中表现在《蜀山剑侠传》和《青城十九侠》两部传世之作中。平心而论,一般写实的武侠小说,很难达到如此自然的诗境,这并非插入几首诗就可充作“诗化”的。人们称赞还珠楼主“才华横溢”,绝非过誉。他的小说,别人很难仿效,便是明证。《蜀山剑侠传》被评为小说界“千古未有之奇观”,无论是从写景造像、奇异志怪、法宝飞剑、主要人物的描写,还是从儒释道思想演变而来的“元神”、“三世因果”、“五行生克”、“尸解”等说法,以及首创的“古洞奇遇”,都足以称得上是极尽想象之能事,是“千古未有之奇观”。
有这么一本恢弘巨著,它诞生于战乱之年,结束于建国之前,却留下了诸多未
解之谜;它堪称“武侠百科全书”,一手催生了后来金古梁温时代的新派武侠,更是被武侠宗师倪匡誉为“天下第一奇书”;它上天入地,包罗万象,堪称近现代仙侠之起源;它之于东方仙侠,就像《魔戒》之于架空奇幻。没错,我说的就是《蜀山剑侠传》,那本春秋魔笔出入青冥玄天地府,山河日月空绝古今当世的奇幻第一书。
《蜀山剑侠传》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的女子,经过无数的机缘巧合,得到长眉真人的紫郢剑,收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许多罕见的朱果,又得到前辈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后还获得了前世挚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杰出的人物。年轻一代的故事则始终围绕第三次峨嵋斗剑展开——这次斗剑是正邪人物的大决战,所有的恩怨都将于这时完结。此外,全书还有另一条线索,五百年前的神仙大劫。那些没有成为金仙的散仙、地仙都必须不断地经历天灾大劫,以证仙果。书中塑造了大量的前辈高人,怪叫花凌浑、嵩山二叟、驼神乙休、藏灵子等等,读来人人个性鲜明。
《蜀山剑侠传》为还珠楼主代表作,以其海阔天空、任意所之的想象,雄奇瑰丽、变化莫测的笔法,历来为读者青睐。温瑞安有一番精当评语说:“还珠楼主运用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武侠小说带入了一个剑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极为深厚的国学底子、浩瀚千变的文字能力,对道、释、儒哲思糅合的独到见解,无论写景造境、叙物述人,文采繁富典丽、奇诡纷陈,每有精彩的描写,奇句妙造,令人感觉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读来真要屏息凝神、一气呵成,又叹为观止、匪夷所思。”倪匡则将《蜀山剑侠传》称为“天下第一奇书”,足见其作为中国俗文学集大成作品之一,远非“武侠小说”四字所能概括。这一点,读者当能慢慢体会
《蜀山剑侠传》没有刻意树立人物,但无人不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是主角,远不止“三英二云”或者“峨嵋七矮”。这么大部书里几乎没一个“正派小生”,这也是我感慨的地方。因为《蜀山剑侠传》本身的叙述手法高明,作者常常把“劫数”的结果先告诉读者,然后慢慢展开叙述,足可见自信。我只提它一段倍受批评的情节,第四部中“紫云三凤与金须奴”的一段。这段故事拖沓、繁琐,又是凡人故事,完全不似第二、三部剑仙斗法的节奏。但正是此处显示作者控制读者的能力,耐心地缠绕情节。这也可以看作“插续”手法在武侠小说中的最后一响。还珠以后,再没有作者敢在小说里撒出去说其他故事了。
在作者准备继续写下去的时候,政治环境急剧恶化,这样的小说自然不敢再写下去了,于是在五百万字之后,留下了无数的悬案和故事,在我读他的时候,经常联想到曹雪芹的《红楼梦》,两者都是没有完成的杰作,可是《蜀山剑侠传》却远没有《红楼梦》的声誉,也没有众多的续书,真也算是一个悲哀了,在中国的某个特定时期,这样的小说实在很难得到社会主流文学界的承认和褒奖。
《蜀山》中正邪对立过于强烈,而且双方的力量远非平衡。无论是毒龙尊者、许飞娘或是红花老祖等反角,虽然作者极力铺陈其神妙,然而无一例外都轻易地败在峨眉手中。而且这些邪派的面目都过于重复和单一,他们往往是道德上有明显瑕疵,滥用武力,下焉者则是生性凶淫云云,这种描述充满了道德上的厌恶和快感。相反,作为主角的峨嵋派则无疑不是嫉恶如仇心性坚定道德完满,正邪双方在道德和法力上的悬殊,使小说本身的张力大大减弱。在还珠楼主的时代,这种过于强烈的道德感,尚且不会严重的问题,但是时过境迁之后,小说的魅力和可读性就大大打折,不得不说是受此之累。
“蜀山剑侠传”的趣味性非常强,压倒其他一切武侠小说。首先其情节非常曲折离奇。武侠小说看得很多的读者,必有这种体会,许多现代的武侠小说,你能估计到下一步的情节会怎麼发展,八九不离十,就像现代电视连续剧的情节一样,因为都公式化了。而且作品中反映出作者知识面很狭隘。这就会减低趣味性和吸引力。而“蜀山剑侠传”里的情节无法预估下一步会怎样发展。要知道就得看下去,于是产生了吸引力。
还珠楼主原名李寿民,1902年出生于四川长寿县一个官宦世家。这位精彩绝艳的“现代武侠小说”之王生活在那个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战乱年代,既是时代的幸事,也是文学史上的不幸。幸说的是,正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和经历的推动下,还珠楼主最终才能写出《蜀山剑侠传》这部传世巨作,而不幸则指,受战乱和民国时期的种种纷扰乱象影响,“蜀山”的创作一再波折,更是曾经一度中断。
《蜀山剑侠传》并非一般的武侠作品,它可以说是武侠小说的百科全书,现在所见的武侠小说以及上世纪五十年代金庸、梁羽生和古龙等人掀起的港台新武侠,莫不受其影响。武侠小说常见的夺宝、复仇及争霸情节,早被还珠楼主打磨得纯熟;角色掉进山洞偶获至宝以至功力大增的金牌武侠情节亦是屡见不鲜,并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另外,那些武侠小说中的闪光的专有名词、奇珍异宝、功夫招式以及行走江湖必备的暗器毒药,更是层出不穷,花样繁多,蔚为大观,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独家特制。
《蜀山剑侠传》被倪匡称为天下第一奇书并非过誉之词,这本书洋洋洒洒500万字,以第三次峨眉斗剑为线索,开创了一个亘古未有的异想天开般奇幻世界。在这本小说中,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移走,人可以化兽,天可以隐灭无迹,陆可以沉落无影,天外还有天,地底还有地,水下还有湖沼,石心还有精舍,灵魂可以离体,堪称穷尽想象之极致......
《蜀山剑侠传》最新章节:。易静深知魔法厉害,得隙即入,忙嘱石慧:\"千万不可妄动!\"忽听上空有一少女传声疾呼:\"恩师你在何处?弟子上官红在此。\"易静知道上官红道浅力微,如何能是鸠盘婆师徒对手?忙用传声疾呼:\"我数中应有二十四日灾难,终将转祸为福。你急速回山,不可停留。\"话还未完,忽听鸠盘婆笑道:\"此女倒也胆大。铁姝可撤禁网,放她进来。此女根骨甚佳,用她生魂祭炼法宝,再妙不过。\"铁姝未及回答,一片青霞带着千万根巨木光影和轰轰隆隆风雷之声,已自空中飞堕。当头血焰吃青霞一冲荡,雪崩也似四下飞散,立被冲开一条血街。鸠盘婆师徒和易、石二人全部大惊。要知后事如何,请看《蜀山剑侠后传》。.....本页提供蜀山剑侠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