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是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连载于1957~1959年的《香港商报》,后收录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第一部。《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射雕》中的人物个性单纯,郭靖诚朴厚重、黄蓉机智狡狯,读者容易印象深刻。这是中国传统小说和戏剧的特征,但不免缺乏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由于人物性格单纯而情节热闹,所以《射雕》比较得到欢迎,被拍成各种语种的电影和电视剧在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热播。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奸臣当道。全真派丘处机因杀死汉奸王道乾,被官兵追杀,逃到江南一个小村牛家庄,与隐居在此处的爱国义土郭啸天和杨铁心一见如故,以“靖、康”为他俩即将出生的孩子命名,并留下一对短剑作为信物。三人酒醉之后。杨妻包惜弱在外面忽然发现一个受伤的官兵,于是偷偷将其救下。哪知却为郭、杨两家带来无尽的灾难。
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
。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降龙十八掌”,更赢得心上人黄蓉芳心。在《射雕英雄传》中,金庸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郭靖,大智如愚,大巧为拙,淳朴忠厚,侠烈肝胆,大义磅礴,为国为民,坚毅钝讷;黄蓉,聪明伶俐,多才多艺,娇媚刁钻;老顽童周伯通,学武成痴,心无旁骛,了无心机,天真率性;北丐洪七公,豪爽热诚,全无伪饰,一副济世救民的火热心肠,心胸开朗而又光明磊落;东邪黄药师,聪明绝顶,才智超人,洒脱超逸,偏于乖戾,弹指神通神秘莫测,落英神剑机巧过人,碧海潮生曲更是胸罗甲兵;西毒欧阳锋,为人阴险诡诈,残忍自私,以毒王而自傲于世,贪婪而又阴狠,终于因为逆练九阴真经而变得疯狂;成吉思汗,勇猛稳重,雄才大略,心狠手辣,残忍嗜杀;杨康,生于正而长于邪,性情浮华而贪恋富贵。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克服了旧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单一、呆板的毛病,着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故台湾评论界有金庸小说是“武戏文唱”之说。郭靖成了金庸笔下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在《射雕英雄传》中,突出了郭靖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乃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宝贵的精神以及“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崇高品格。
《射雕英雄传》书评:
金庸小说中从来就不乏能说会道、精灵古怪、刁蛮任性的女主角:赵敏、温青、阿紫、建宁……但是,轮到武功与品貌俱佳,心机与谋略并重,同时又深明大义的女子,恐怕只有黄蓉一人了。金庸先生对黄蓉这一角色着墨甚多,几乎贯穿了“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暂且不论,在《神雕侠侣》中,黄蓉出彩的表演几乎掩盖了小龙女的光辉;虽然《倚天屠龙记》中黄蓉并未出场,我们只是从峨嵋派的后人口中得知她与郭靖战死襄阳,但是,倚天剑与屠龙刀这对为武林各派争夺的至宝出自她手。因此,仅凭这点,金庸小说中的其他女性角色都难以与黄蓉相媲美。
在金庸的全部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是影响最大、读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被公认是开创了武侠小说的新模式、新格局与新时代的一部作品。同时,他又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继承者,因而《射雕英雄传》被认为是金庸小说的创作真正取得成就的标志。该书阐释了侠义精神的真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自幼家破人亡的郭靖,随母流落蒙古大漠,傻头傻脑但有情有义的郭靖倒也有福气,他不但习得了江南六怪的绝艺、全真教马钰的内功、洪七公的隆龙十八掌、双手互博之术、九阴真经等盖世武功,还让古灵精怪的小美女黄蓉一辈子跟定他。
金庸老人家早年初动笔之时,先后连载了《书剑恩仇录》与《碧血剑》,已在江湖之中有一定的小名气,但相对于当年早已成名的各大武林大家而言,还仅仅是“周公尚惧流言时”的初出茅庐的小辈。而从1957年开始在《香港商报》中开始为期两年的射雕英雄传连载之后,金庸之名自此横出于世,江湖之中人人为之震动,其威名矣成就于大江南北,神州大地。从此,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精灵古怪的姑娘,叫黄蓉,有一个老实憨厚的小子叫郭靖,有一个武林盟主,叫金庸。此书也可谓是金庸真正的成名作。而我,于九十年代,倾尽所有零花钱在家边的一家小书店里买回了一套百分百盗版,错字无限的《射雕英雄传》之后,也从此凌乱了,夜夜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坚持不懈,日日书桌上摊着一本习题集,无限饥渴的低头读着抽屉里藏着宝书。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自己都不知道,读书了多少遍,但每次随手翻开一页,都会能看到津津有味,傻笑不已,只知道,有一天,我终于发现,无论说到书中的哪个情节,甚至只是一段话,我都能清晰的说出,它在哪一册中的哪一段,它的前后情节是什么,重节桥段还能复述出主角的言谈。......
《射雕英雄传》结尾:物中的说明根据宋濂的考证而写,将来似可改正。宋濂是明初有大名的学者,朱元璋的皇太子的老师,号称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但明人治学粗疏,宋濂奉皇帝之命主持修《元史》,六个月就编好了,第二年皇帝得到新的资料,命他续修,又只六个月就马马虎虎的完成,所以《元史》是中国正史中质索最差者之一。比之《明史》从康熙十六年修到乾隆四年,历六十年而始成书,草率与严谨相去极远,无怪后人要另作《新元史》代替。单是从宋濂题画、随手一挥便相差六十年一事,便可想得到《元史》中的错误百出。但宋濂为人忠直有气节,决不拍朱元璋的马屁,做人的品格是很高的。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本页提供射雕英雄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