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魔女传》武侠小说是作家梁羽生的作品,于1957年8月5—1958年9月8日发表。叙述的是明万历四十三年凉秋,云贵总督卓仲廉卸任归故乡陕北,途经川陕边境时被劫富济贫的绿林女大盗“玉罗刹”练霓裳劫去大部分财产。随行护送的武当弟子耿绍南,因傲慢不逊被削去左手二指,以示惩戒,练霓裳自此与武当派结怨。百姓反抗政府,下属背叛上级,奸佞出卖国家,反抗与自由的精神交织在一起,就是那个时代的精神。练霓裳“玉罗刹”,“白发魔女”,陕南巨盗,凌慕华之徒。卓一航武当派掌门弟子,卓继贤之子,紫阳道长之徒。岳鸣珂即晦明禅师,熊廷弼的参赞,霍天都之徒。铁珊瑚铁飞龙之女。白石道人“武当五老”排行第四,武当长老,俗家姓何。铁飞龙武林怪客,龙门县铁家庄庄主,练霓裳、客娉婷的义父。
卓一航自明月峡回山后,对练霓裳念念不忘,如痴如傻,除了练武之外,百事不问。空担掌门之职,诸事都由众师叔办理,忧心忡忡的师叔们将这一切归罪于练对卓的诱惑,将她认为本门公敌。练霓裳上得武当,双方一番倾诉,卓一航终于决定放下一切随练而去。但这时卓的四位师叔联手布成剑阵围攻练霓裳,一场恶斗,杀得天昏地暗。武当四大长老均负伤,而危急关头,卓
一航面对爱人和师门之争难以自处,受人怂恿而发弹助战,练霓裳为此伤心欲绝,爱恨交织,一觉睡醒,头发全白。她对自己的绝世容颜极为爱惜自豪,谁知一夜之间,竟从美貌少女变成白发老妇,心灰意冷难受至极,从此退出中原武林,远走天山南峰,但其喜欢找人比武的个性未改,隐居之余,也下山为民除害,开找成名人物比武,将其打败,从此人称白发魔女......
《白发魔女传》评论赏析:
白发魔女练霓裳是个很特别的女人,她孤傲,自尊心很强,一个剑法奇特的女强盗,但却喜欢上武当派的卓一航。一番波折,为了爱情愁白了头发,可软弱的卓一航却不无法放下包袱和她远走天涯。直至到了天山,卓一航下定了决心,谁知练霓裳早已心灰意懒。
而练霓裳走后,卓一航如疯似狂,形同白痴。一日突被人点醒,心中的忧郁犹如火山喷发,他终于不顾一切地冲下武当山,追寻练霓裳的踪迹。一番辛苦,直至晦明禅师隐居的天山北高峰,他终于得知了练隐居于天山南高峰,即冒雪前往寻访。然练已心灰意冷,不肯谅解和好。卓一航失望而归,自此在天山南北、草原沙漠中漫游行侠,收下徒弟辛龙子。从辛龙子口中,卓一航终寻得传说中能使白发变黑的优昙仙花,却因该花已开过,尚需六十年的守候,卓决意守候至仙花开放之日。
《白发魔女传》所写的爱情凄美得犹如神话。天底下大概再难找到比卓一航与玉罗刹更不般配的情侣了。一个是官家少爷,一个是山野魔女;一个是名门子弟,正派对之寄予厚望,一个却是强盗头子,黑白道闻风色变;一个知书通韵,文武全才,一个只粗晓文墨,好武斗勇。一称侠,一唤魔;无论身份、门户、地位、学识,皆若云泥之比,更何况玉罗刹的武艺比卓一航高出许多,恰犯了女强男弱的大忌。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何止千里,唯一能维系者便只有彼此相爱的心意。这心意的力量如此微弱,连意志亦不能坚持,以至为外力一逼,便断送了结庐执手之约;这心意却又如此强大,以至百年一诺,不负心盟。在玉罗刹是爱得热烈恨也热烈,恨爱熔为一体,至死不休。在卓一航是佳人相望不相见,只能夜夜长忆,然而沧桑换尽,风雪相摧,此情绵长不变。
如果说,玉罗刹是逃脱了世俗枷锁的“自然人”,那么相对而言,卓一航则是深陷其中的“文明人”。他无疑是至诚君子,虽然这守诚之态,无疑也半带有礼教式的虚伪。玉罗刹柔情初动,却正是为此姿态吸引,当中似有微不可辨的细讽存在,难道真的此山望彼山高?当然,玉罗刹之自然魅力对卓一航的吸引更为强烈。文明人欲弃文明社会而归自然,最终难敌强大的文明高压,二者互相碰撞,毕竟不能相容,其悲剧几乎是不可免的。
卓一航长叹一声,心潮浪涌,悲从中来。数十年的情事在他心头掠过,历历往事如在眼前,有忏悔、有悲伤,有柔情密意,有伤心误会,最伤心的是往者已矣,来者又未必可追,所能做的,唯有夜夜相思长相忆,等候着优昙仙花再开的那一天。......
《白发魔女传》结尾:职,乃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时称“高顾”,为东林党首领之一,后魏党走狗崔呈秀往捕,投水而死。着有“高子遗书”。洪承畴“一五九三——一六六五年”楣建南安人,号亨九,万历进士,崇桢时任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陕、川,湖军务等职,镇压农民军,后调任蓟辽总督,抗击清兵。崇桢十四年“一六四一年”率八总兵十三万人与清军会战于松山“今辽宁锦州南”,大败,被俘降清。顺治元年“一六四四年”从清军人关,次年至南京,总督军务,锁压抗清义军。后受命经略湖广等地,至十六年攻占云南后始回北京,十八年退职。“全书完”。『全书到此结束』。.....本页提供白发魔女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