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受怀王稚子子兰及靳尚等人谮毁而革职。顷襄王时,屈原被放逐,他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又无法实现政治理想,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诗篇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
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传》最新章节:书,得由衷地感激中国孔子基金会匡亚明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张岱年会长和董乃强主任、中国屈原学会汤炳正、魏际昌两会长及何念龙先生、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骆承烈院长、湖北社科院李文澜先生、山东省作家协会创联部王兆山主任、湖北秭归县文联何不强主席、湖南汨罗市屈原纪念馆刘石林馆长、本书的责任编辑张志春先生等,以及我的众多亲友、弟子,他们或给我以支持鼓励,或帮助解决疑难困惑,或为我邮寄书籍资料,或给我提供考察上的方便,或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帮助解决各种各样的具体困难。如今这部四十余万言的《屈子传》业已奉献于世,怎不令我心潮翻涌,称谢不已!……。曹尧德。1995牛4月于龙口梅菊斋。。.....本页提供屈原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