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这年命运垂青了两个属于同一地区相距不过1000公里的两个城市:阿尔贝维尔和巴塞罗那,由他们分别来举办冬季和夏季奥运会。同样,这也应该是最后一次两个奥运会在同一年举行了,从1994年开始将分开举办。西班牙和法国这两个邻国在这一年都面临同样的目标:超过前几届奥运会已经取得的成绩,举办更出色的奥运会,展示自己是一个开放的、现代的、有组织能力的国家。这个法国城市的提名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巴黎参加了同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并且向世界展现了其强劲的实力。而阿尔贝维尔 必须同美国的安克雷奇、德国的贝希特斯加登、意大利的科尔蒂纳丹佩佐、挪威的利勒哈默尔、瑞士的法伦和保加利亚的索非亚等城市竞争。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像预计的那样办得很出色,尤其在体育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典范。一切都进展顺利,其中1968年在格勒诺布尔(法)奥运会中获得三枚金牌的让-克劳德・基利的经验是不可缺少的。组织工作中的惟一不足就是交通问题,场馆之间的很远距离带来许多不便。再加上恶劣的天气给运动员、官员、记者往返居住地和比赛场馆造成诸多麻烦。我倒可以很方便的出行,因为我有直升机,而且驾驶员是个西班牙人,但有时候还是得使用陆地交通。道路的堵塞以及结冰的路面使我难以忍受。开幕式的艺术性很强,同以往的都不一样。很有冒险和创新的精神。舞蹈设计师是个年轻的巴黎人,被认为是表演界的“怪才”,他擅长运用高水平表演和大胆的服装设计来冲击观众,达到展示他所要表达的内涵的目的。的确,我们很幸运地得到了演员们用过的部分服装,并且陈列在奥林匹克博物馆里。奥运会组委会有两个主席:一个是年轻的政治家、萨博雅地区区长、现欧盟委员米歇尔・巴尔尼尔;另一个是著名滑雪运动员让-克劳德・基利,一名真正的法国英雄。当初由于出现一些问题基利甚至要辞职。这时,我出面干预。巴尔尼尔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认为两个人都应该继续当主席,具体事务交给让-克劳德・基利负责。最后结果很好,奥运会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多亏了这届奥运会,萨博雅地区的基础设施大为改观。很多人还记得,以前一到滑雪的季节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汽车排在路上。现在他们有了高速公路,以及技术最先进的通信系统,从巴黎来的高速火车一直开到滑雪场附近。阿尔贝维尔是柏林墙倒了之后的第一次盛会。对于未来更多的是未知数,没有人去冒险预测以后的世界秩序是个什么样子。第一块基石是这届白色奥运铺的。从1936年柏林运动会之后,这是第一次统一的德国以体育大国的姿态出现在场上。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已经由数个获得独立和主权的小国代替,他们在体育上都有很好的传统。对于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来说是第一次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参加比赛。前苏联则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运动员组成的独联体代表队参加比赛。自1936年以来,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第一次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参加比赛。我必须承认的是,经过我与叶利钦总统长时间的会谈后,独联体协议才告达成。这种新的世界格局使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比卡尔加里多25%。在阿尔贝维尔有1801名运动员参赛,其中男子1313名,女子488名,共参加七个项目的角逐。成绩最出色的是以下几位:独联体的莉波芙・叶戈洛娃,她在北欧滑雪项目中获得三金两银;德国运动员贡达・妮曼克莱曼,她在速滑项目中获得两枚金牌;芬兰运动员托尼・涅米嫩,跳台项目中获得两金一铜;澳大利亚女选手贝特拉・克尤贝赫在高山滑雪中夺得两枚金牌。但是最令我满意的要数布兰卡・菲尔南德斯・奥乔阿亚获得的那枚奖牌,虽然只是枚铜牌。
好书呀免费小说
书籍 【奥林匹克回忆】 经网络收集整理,仅供读书爱好者学习交流之用,【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https://www.russia.org.cn
- 随机阅读
- 朱镕基讲话实录
- 外交十记
- 宋楚瑜大陆行
- 第二次太平洋战争
-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