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言

作者: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发表时间:2018-12-20 22:36:40 更新时间:2022-08-08 04:03:00

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委员

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

  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的第七任主席,之后连续三届以全票当选,连任主席至2001年卸职,他在国际奥委会这个具有一百多年历史、世界最高体育组织担任主席之职 长达21年。萨马兰奇接任主席时,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面对的是频仍的政治抵制、拮据的经济状况、日益严重的兴奋剂问题,当时甚至曾经有人预言奥林匹克运动难以为继。他卸任时交给后继者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则正处于其有史以来最兴旺鼎盛的时期。他可以自豪的是,没有任何别的国际组织能够如此广泛地把世界各地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下,并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关注和支持。经过近21年来一系列的革新改进,国际奥委会无论在社会影响、经济实力以及对全世界体育运动所发挥的领导作用方面都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成就。萨马兰奇对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投入了全部时间、精力和感情。他离开自己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舒适住所,以洛桑总部为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他是一位卓越的领导人。他多方面的经历--运动员、体育管理者、政党负责人、政府官员、外交官、企业家;他丰富的学识;他非凡的亲和力;他善于化解矛盾的能力使他成为国际奥委会迄今为止,除了创始人顾拜旦之外最为出色的主席。

  他力主打破业余和专业的界限,使奥运会成为最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大会。他向体育运动中滥用药物的现象开战。他大力提倡体育与文化和教育相结合。他成功地推动了奥运会的市场开发。他积极倡导妇女和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并进入体育机构的领导层。读者从他的回忆录中可以领略到他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驾驭国际奥委会这艘巨轮绕过一个又一个险滩,驶向辉煌。

  萨马兰奇是中国体育界和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他在担任国际奥委会执委和副主席期间就曾两次访问中国。当时我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他公开表示,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不能说是世界性的。他为1979年最终恢复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权利,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980年当选为主席后,他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是选举新中国的第一名国际奥委会委员。1981年我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后,他立即指出应在适当的时候选举中国的委员进入执委会。1985年我以全票当选为执委。接着在1989年,他不顾部分委员认为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不宜选中国委员出任副主席的压力,坚决支持我出任副主席,促成我又一次以全票当选为副主席。1996年,他又在众多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领导人中推荐影响相对较小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吕圣荣为委员。2000年,在他卸任前又推荐了我国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奥委会主席霍震霆为委员。他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由于他确知中国应该在世界体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由于他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他不止一次说过:“我的真正朋友在中国。”每当我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后,萨马兰奇总是先于其他国际体育组织领导人发来贺电。1984年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萨马兰奇许诺要亲自去颁发中国的第一枚奥林匹克金牌。果真他给许海峰亲自颁发了中国历史上、也是洛杉矶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事实上,这也是萨马兰奇担任主席后在夏季奥运会上颁发的第一枚金牌。他喜爱球风泼辣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他与邓亚萍的忘年交谊,成了奥运会上的一段佳话。萨马兰奇关注海峡两岸中国运动员的交往,同时坚定地维护奥林匹克决议。他赞赏和钦佩我们团结台湾同胞的诚意。但当台湾地区运动队有人违反了国际奥委会有关台湾问题的决议时,他毫不犹豫地严肃地批评处理。1994年他支持我们坚决反对邀请李登辉出席广岛亚运会的严正立场。1995年,他又及时发出警告,促使亚奥理事会否决了台湾方面申办2002年亚运会的申请。1989年春夏之交的风波平息后,西方国家一片反华叫嚣。萨马兰奇及时发来了表示同情的亲切信电。1990年他亲自率领六十多名委员来北京参观亚运会的开幕式,这是国际奥委会委员出席洲级运动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下,这是对我国可贵的支持。

  他在访问非洲各国过程中,深深地为中国援建非洲体育设施的真诚和无私所感动。1984年在他的提议下,国际奥委会向中国颁赠“奥林匹克杯",以表彰中国对非洲体育的贡献。我国举办过的几届体育美术作品展览,由于他的建议而都得到国际奥委会的赞助。在他的建议下,奥林匹克博物馆曾在瑞士洛桑举办了一次“中国体育美术展",之后又举办了“中华体育五千年"的展览。他参观每次我国的体育美展,都亲自挑选其中的精品由国际奥委会收藏。人们在进入国际奥委会总部及其附属场所时,可以看到众多的中国体育艺术品。他多次来我国访问,目睹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曾经是西班牙第一任驻苏联大使的他,感慨地说,前苏联改革方针的失误导致了其发展的停滞,而中国的改革道路是正确的,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他应邀出席了我国国庆35周年庆典、参观了我国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全运会。我国的组织能力及对体育的重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他从国庆观礼的天安门城楼下来,对我讲的第一个反应是,中国完全有能力举办一次出色的奥运会。此后他果然积极支持中国的两次申办。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后,他一再向我国领导人表示希望中国再次申办。他曾对我说,“在我担任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把1996年百周年奥运会给了亚特兰大而没有给雅典,另一个错误是2000年跨世纪奥运会给了悉尼而没有给北京。第一个错误我们已经纠正了,希望在我任期结束前可以纠正第二个错误,由我宣布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北京提出申办2008年奥运会后,他十分高兴。萨马兰奇亲自找人谈话,国际奥委会不少委员以及媒体都知道萨马兰奇把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作为他留给国际奥委会的遗产。在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全会上,他以激动的心情宣布:“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授予北京”。现在他以同样的热情,关心着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每一个进展。我们衷心希望,萨马兰奇以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的身份,作为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与我们一起共庆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

好书呀免费小说

书籍 【奥林匹克回忆】 经网络收集整理,仅供读书爱好者学习交流之用,【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https://www.russia.org.cn
上一章 返回本书 下一章 设置 加入书签
友情提示:←左右→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书籍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