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病室》这部严峻深沉、震撼人心的小说无疑是作家契诃夫一生所写的最富反抗精神的作品之一,它揭露了沙皇俄国像监狱一般阴森可怕,批判了勿以暴力抗恶的主张。作为契诃夫的经典小说,《第六病室》自问世以来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经久不息的好评,它以洞察人生世相的智者风范、超时代的思想内涵而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通过描述拉京医生与病人格罗其夫的遭遇,表现了当时俄罗斯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整部作品突破了狭窄的民族范围的限制与时代的范围,在对荒谬世界中人类生存因境及孤独感受的阐释中,形象地展现了不属于个人文主义时代的西方存在主义理念。
第六病室不长,不打算评论它本身,看任何评论第六病室内容的文章,还不如多看一遍原文。原文已经足够的好,好到常让我觉得看不下去,觉得受不了。伊凡·德米特里·格罗莫夫和安德烈·叶菲梅奇·拉金遇到的问题,总会有一小撮人遇到。在各个国家,各个年代。也许每个人思索着的人都是混乱的。伊凡·德米特里·格罗莫夫是的,安德烈·叶菲梅奇·拉金是的。我也是。我想说说我的混乱。从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到现在已经过去快20年。幼童时期的我某一天仰望星空,突然意识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为此当
时的我感到极端惊奇。当时想,自己很可能是外星文明派遣降生到地球上的,有着特殊的使命,只不过自己还不知道。然后很自然的开始想,存在的意义,宇宙的起源,人是什么,我是谁,这样的问题。不久后,我几乎解决了“存在的意义”以外的所有问题。而到底存在有没有意义,我反复思索而不得,求教而不得。这种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的苦恼,伴随了我的整个初中、高中、大学、工作。
第六病室原型就是萨哈林岛(库页岛),是当时沙皇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契诃夫在作品写作之前对流犯和农民做了三个多月的实地调查,“除了绞刑以外,我什么都看见了……我知道了许多东西……我觉得萨哈林岛简直是一座地狱。”他在写给苏沃林的心中说道。从此他更加关心政治,《第六病室》写于1892年,正是库页岛上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俄国的缩影。这一时期,俄国农奴制己开始解体,但苟延残喘的沙皇政府为了阻止这一进程更加强化了专制统治,正是由于时代处于动荡不安的变革之中,所以这个时期的俄国黑暗、腐朽、令人窒息。而契河夫的描写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勾画出一幅清晰而凝重的沙俄现实的轮廓,让读者对当时的黑暗社会有了形象而深刻的体会。
......
《第六病室》最新章节: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他昨天在书里读到的一群体态优雅、美丽异常的鹿正从他身前跑过,随后一个农妇向他伸出一只拿着挂号信的手……米哈伊尔・阿韦良内奇说了一句什么。随后一切都消失了,安德烈・叶菲梅奇永远失去了知觉。
勤杂工来了,抓住他的胳膊和腿,把他抬到小礼拜堂里。他躺在那里的桌子上,眼睛未合,夜里月光照着他。早晨谢尔盖・谢尔盖伊奇来了,他对着十字架上的耶稣像祷告一番,合上前任上司的眼睛。第二天,安德烈・叶菲梅奇下葬了。送葬的人只有米哈伊尔・阿韦良内奇和达留什卡。一八九二年十一月.....本页提供第六病室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