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导读》遴选了古今中外一百多部优秀作品。《中外名著导读》为读者打造了一个立体的、极具文化魅力的阅读空间。中国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文学名著作为人类精神宝库中最灿烂的组成部分,凝聚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中外名著导读》既体现了文学名著的文化底蕴,又融合了现代审美理念。使读者朋友在全方位接近大师、深层次品读文学名著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中外名著导读》部分章节书摘:。1984。奥威尔。《1984》是奥威尔政治题材的一部作品。奥威尔的作品,无论是小说或散文都密切结合当时形势,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他认为,文学和政治是不可分割的,他在1946年写道:“真正非政治文学是没有的;尤其在我们的时代,当直接带有政治性的恐惧、仇恨和忠诚成了我们意识中首当其冲的东西,就更不可能有非政治性的文学了。”他在同一年又写道:一个作家的“题材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的”。这些意见是奥威尔总结他的创作实践所得出的结论。在奥威尔写作生涯开初,谴责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与他在缅甸的经历有关。其早期散文《绞刑》(1931)第一次触
及了殖民主义主题,以冷静淡漠的笔调叙述一个当地居民被处以绞刑的过程。1934年出版的《在缅甸的日子里》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奥威尔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谴责态度。但这部小说在其深度和影响方面都很有限,他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揭露在很大程度上也......
《中外名著导读》最新章节:塞洛举行赛马大会上,渥沦斯基是赛马选手之一。上流社会的人都来看热闹,连沙皇也来了。在比赛开始时,渥沦斯基跑在最前头,但他由于骑术上的错误,把马脊骨折断了。他从马上摔了下来。安娜情不自禁地大叫了一声。卡列宁认为这有失体统,便提前退场把她领走了。在回家的路上,安娜再也忍受不住卡列宁的平静与伪善,公开承认了她和渥沦斯基的关系。卡列宁考虑着怎样对付眼前发生的事。他考虑了决斗,但又怕死;离婚,又损名誉。最后,他决定“不能因为一个下贱的女人犯了罪的原故使自己不幸”。他写信给安娜,要保持夫妇关系,不要割断那由神联系起来的纽带。点击这里阅读全本《安娜·卡列尼娜》.....本页提供中外名著导读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