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 > 现代文学 > 袁崇焕评传

袁崇焕评传

发表时间:2019-10-17 21:49:37 更新时间:2022-08-07 05:16:27
袁崇焕评传
  • 分类:现代文学
  • 作者:金庸
  • 状态:全本
《袁崇焕评传》是金庸创作的新的尝试,目标是在正文中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而写历史文字,同时自己并不完全站在冷眼旁观的地位。这篇“评传”的主要创见,是认为崇祯所以杀袁崇焕,根本原因并不是由于中了反间计,而是在于这两个人性格的冲突。这一点,前人从未指出过。这篇文字并无多大学术上的价值,所参考的书籍都是我手头所有的,数量十分有限。出自《太宗实录》、《崇祯长编》等书的若干资料都是间接引述,未能核对原来的出处,或许会有谬误。这篇文字如果有甚么意义,恐怕是在于它的“可读性”。我以相当重大的努力,避免了一般历史文字中的艰深晦涩。......
《袁崇焕评传》部分章节书摘:这时候朝廷又欠饷不发了。袁崇焕再上奏章,深深忧虑又会发生兵变,更忧虑兵卒哗变后不再接受安抚,从此变为“大盗”。他说一定要发生一次兵变,才发一次欠饷,而发了欠饷之后,又一定将负责官员捉去杀了一批,这样下去,永远是“欠饷――兵变――发饷――杀官――欠饷”的循环①。这道奏章,当然只有再度加深崇祯对他的憎恨。崇祯二年春,袁崇焕上奏,说山海关一带防务巩固,已不足虑,但蓟门单弱,须防敌人从西路进
攻。这时蓟辽总督是刘策,懦弱而不懂军事。袁崇焕看到了防务弱点的所在,第一道奏章上去,朝廷没有多加理会,他再上第二道、第三道。崇祯下旨交由部科商议办理,但始终迁延不行。拖到十月,清兵果然大举从西路入犯,正在袁崇焕料中。首当其冲的,正是刚刚发生过索饷兵变的遵化。明朝初年为了防备蒙古人,对北方边防是全力注意的,好好修筑了长城,设立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太原(统偏头、宁......
《袁崇焕评传》全文结局:启发式的、独立的、开拓的,不受定式影响的。如果是教育只是将常识学习变为在考卷上淘汰所谓“差”的学生,将思维方式变为只能唯一的思维方式。那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与历史上的教育并没有任何的进步。学生只是从一种奴隶变成另外一种奴隶,但是被奴役的事实并没有改变。如果不能用战略的眼光看历史,我们就不能够明白自己的过去,不了解自己,还谈得上什么“知己”,另一方面,我们对西方和西方文化、政治、思想了解同样不多,一点点见识全来自于仇恨的历史,又怎么谈得上“知彼”。知己知彼都做不到的话,我们凭什么在世界格局的战略中判断形势,制定良好的应对之策,从而强大自己呢?难道凭的是像明朝皇帝一般的固执、狂妄和无知的自信吗?.....本页提供袁崇焕评传全本免费在线阅读,喜欢的书友可点击【ctrl + D】收藏此书
更多简介↓
  • 相似题材作品
  • 无相关信息
  • 读者朋友
    • 本站立足绿色健康的阅读环境,如果你发现本书包含有色情、反动等不法内容或者本书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反馈给本站....